臨床:金葡素預防四肢開放性粉碎性骨折骨不連

來源:超級抗原科普平臺

金葡液預防四肢開放性粉碎性骨折骨不連

梁鹿章 郭耀興 劉勇 葉建華 孔祿生

(解放軍196 醫院,廣東 湛江524039)

  1992 年12 月以來,采用金葡素術后骨折端局部注射,預防其發生骨不連,并設同期對照組,結果滿意,現報告如下。

1 臨床資料

1992年12月~1997年9 月四肢開放性粉碎性骨折住院病人124例。男99例,女25例。年齡15~60歲;骨折部位: 股骨52例,脛骨39例,肱骨26例,尺橈骨7例。其中多發性骨折24例,伴其他臟器損傷19例。傷后至入院時間:2~24 小時。

2  治療方法

按患者入院時單雙日分為治療組71例,對照組53例?;颊呷朐簳r按常規給予清創,用鋼板內固定,外輔以石膏托固定。鋼板選用按骨折部位選用4~10孔的加壓鋼板或普通鋼板。有4例患者骨折范圍較長,采用雙鋼板固定。治療組在術后2周,傷口拆線后,骨折端注射金葡素, 每次1支規格為400μ/ 2ml ,間隔5~7 天注射1 次,連用6次為1 療程,多用1~2 個療程。對照組按常規方法治療。術后1~2 周均行X 線片復查,了解骨折對位情況。然后間隔4~6 周,X 線復查,了解骨折愈合情況。

3  治療結果

本組病人隨訪9個月,骨折端仍感疼痛,有異?;顒?,假關節形成,X線照片檢查未發現骨痂生長為骨不連。治療組71例,骨不連6例,占8.6 %;對照組53例,骨不連22例,占41.5 %。兩組比較χ2 = 18.84 , P < 0.01 。

4  討論

四肢開放性粉碎性骨折在清創后采用堅強內固定已達共識,良好的操作技術,器材及廣譜抗生素的應用,使創面傷口一期愈合已成為可能,但骨不連的發生率仍高。采用常規方法治療的對照組,骨不連發生率為41.5 % 雖經二期手術植骨治療,骨折均能愈合,但關節功能影響明顯。采用金葡素的治療組在術后2周傷口拆線后,于骨折端局部注射,方法簡便,臨床效果滿意。由于骨不連的發生率低,本組病人隨訪觀察術后恢復較理想,術后優者占70.4 % ,與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。

文獻出處:中國骨傷2001 年2 月第14 卷第2 期 China J Orthop & Trauma ,February 2001 ,Vol. 14 ,No. 2

協合超級抗原高聚生金葡素預防四肢開放性粉碎性骨折骨不連臨床

協合超級抗原高聚生金葡素預防四肢開放性粉碎性骨折骨不連臨床

協合超級抗原高聚生金葡液預防四肢開放性粉碎性骨折骨不連

相關科普視頻閱和讀↓↓↓

人類健康的新曙光:超級抗原

超級抗原口服液和注射液哪個好?

超級抗原神奇案例大全(部分)

超級抗原科普片

超級抗原臨床案例及論文

超級抗原全球見證

超級抗原科普精選

超級抗原的作用


閱讀1886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