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級抗原的定義
1989年,瑞典學者White首次提出超抗原概念。一般抗原只能激活機體總T細胞庫中萬分之一至百分之一的T細胞等免疫細胞。但另外有一些抗原物質,只需極低濃度就可巨量激活T細胞,是普通抗原的50000倍,這類抗原被稱為超級抗原。
超級抗原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強大的免疫細胞激活劑,其對免疫細胞的激活作用是普通抗原的50000倍。超級抗原通過其獨特的機制,在免疫應答中以極微量的(以ng計)劑量,就能夠使人體免疫細胞的T細胞、NK細胞、LAK細胞增殖,產生大量的細胞因子和細胞毒性,集中作用于腫瘤細胞,使其溶解、凋亡。
超級抗原無須抗原加工與遞呈,可直接與MHC-Ⅱ類分子結合,與TCRV β形成TCRV β超抗原-MCH-Ⅱ類分子復合物;超抗原發揮作用有賴于與MHC分子結合,但其作用無MHC限制。
——摘自《實用內科學》和《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》
超級抗原作用機制圖解
超級抗原抗癌理論:
四位一體 強效抗癌
超級抗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強大的免疫細胞激活劑,其激活作用是普通抗原的2000~50000倍,能使T細胞、NK細胞、LAK細胞及細胞因子在極短的時間內巨量增值,同時集中作用于腫瘤細胞,使其溶解、凋亡,這是目前生物免疫抗癌的最新成果。
T細胞被大量激活后產生的白介素(IL)可誘導活化LAK細胞,又稱淋巴因子殺傷細胞。當其被巨量激活后,可清除頑固性癌細胞,如手術、放化療后的殘存癌細胞,被譽為抗腫瘤部隊的“清道夫”。
相關科普視頻喝閱讀↓↓↓